復泰科技網站首頁

環保農業,智慧永續

碳足跡輔導認證 / 資訊收集工控系統 / 技術服務模式 / 雲端數據整合系統

世界共同目標

聯合國組織針對環境破壞研究後發現,溫室氣體是主要的兇手,而1980年代之後,各國政府及企業也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視為重要議題。從UNFCCC的『東京議定書』到『巴黎協議』,不再使用「溫室氣體減量」作為各國對抗氣候變遷的標準,而是以「升溫上限」作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標 — 1.5℃ 和 2.0℃ 。但目前成效有限,世界各國已將2050零碳經濟視為主要目標。我國農產品以出口為主,近年來因歐、美產品碳足跡之要求,造成產品推廣之壓力。

劃時代 碳匯經濟

碳匯(Carbon Credit)亦即碳信用額,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產物,屬於一種補償方案。簡單來說,每個國家都有一定的碳匯,排放過量二氧化碳的國家需要向其他國家購買碳匯,款項會用在森林保育上,以補償排放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污染。碳交易簡單說就是把核證減排量(CER)作為商品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系統 (ETS)買賣,碳排放權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而如何計算碳匯及認證,就需要復泰科技專業研發且能精準測量的資訊收集工控系統「偵碳寶」進行收集運算至雲端整合系統「數來寶」生成數據後,提供碳足跡認證單位進行查核,一條龍輔導解決企業馬上要面臨的碳關稅問題。

獨居老人安全照護

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的高齡化,也凸顯出居家照顧成為未來不可忽視的一環。當年輕人為了生活無法長時間在家陪伴與關照老人生活,是否就存在了無形風險?因此復泰科技著手研發「獨居老人安全預警系統」簡稱「家中寶」,讓居家的老年人可以得到最即時的互動式照顧及通報系統。

全球ESG浪潮當道,企業ESG永續規劃人才漸夯,全球58% 大型企業在過去兩年內皆持續擴編ESG永續規劃相關職缺。鑑於此,MetaAge 邁達特(6112)旗下專攻BPM、HCM、SRM、MES 等企業核心應用的企業流程管理開發公司 「MetaGuru 逐鹿數位」,鎖定企業ESG轉型需求,攜手虎尾科技大學和復泰科技進行產學合作,聯手擘劃「ESG數位轉型學程」,為企業培訓ESG即戰人才。

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左4)、逐鹿數位科技總經理蕭世欽(右4)、復泰科技執行副...
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左4)、逐鹿數位科技總經理蕭世欽(右4)、復泰科技執行副總徐國原(左3) 共同簽訂工業區轉型輔導計畫策略聯盟。逐鹿數位/提供

逐鹿數位、虎尾科技大學和復泰科技,三方於本月 14 日正式宣布成立「ESG數位轉型學程」。逐鹿數位是穩站大中華區23年的 IT 技術與解決方案供應商,甫於去年加入IT智能化最佳夥伴-MetaAge邁達特旗下。該學程將深度串連三方產學資源,打造ESG永續規劃、企業無紙化數位流程規劃等課程,並為校方建立ESG數位轉型師資與學程模組資料庫,以期實現產業和ESG人才的穩定共贏局面。

落實ESG永續經營已成企業轉型重要指標,逐鹿數位總經理蕭世欽表示,無紙化應用是落實ESG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逐鹿數位Guru BPM產品現已擴大應用在各類應用場域中。 隨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的關注度逐漸提升,企業逐步發展了各項減碳行動,以落實ESG永續經營;逐鹿數位也將在各樣的減碳行動中,積極協助企業完成數位轉型,提供更為完整的服務。

全國首創產學合作共同輔導工業區ESG數位轉型簽約。逐鹿數位/提供
全國首創產學合作共同輔導工業區ESG數位轉型簽約。逐鹿數位/提供

虎尾科技大學張信良校長表示,依據雲林縣112/2/6產官學會議,111年為溫度最高雲林縣最熱的一年,縣長訂定2023為雲林縣–減碳生活行動年。同時指出雲林縣農業人口49.7%,111年出生人數4000人,死亡人數8500人。在本責任輔導工業區有3個食品觀光工廠。雖然產值低但照顧許多在地家庭。112/1/20與豐田工業區廠商聯誼會理事長討論需求項目中,無紙化減碳策略是可以輔導方向,因此新的年度訂出4個主軸作為輔導方向。

本校深耕斗六工業區與豐田兼元長工業區,為穩健產業產業競爭力以及永續經營,本年度聚焦四個主軸,(1)集食雲技術深耕:延續去年成果持續導入輔導,(2)企業永續淨零教育輔導,(3)透過本校電算中心無紙化低碳策略邀請技術團隊以數位轉型無紙化方式,推廣三個工業區技術輔導,(4)低碳技術輔導,達到綠能願景。

復泰科技執行副總徐國原表示,近幾年ESG儼然已成顯學。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但同屬中小企業的復泰科技,深知缺才及資源不足的困境。因此期待於本數位轉型計畫,能將逐鹿數位的BPM貫穿地端及雲端系統,取代過去人工作業,並結合虎科大的永續教育,為企業界培養更多擁有實務經驗的淨零永續發展數位化人才!

以員工規模的 30 人傳產為例,每年紙本簽呈耗紙成本約 54 萬元,傳簽工時成本更高達 312.5 萬元,不容小覷。而在 ESG 和數位雙軸轉型的過程中,曾有高達 81% 的台灣中小企業表示數位人才短缺,難以執掌轉型計畫。逐鹿數位,將以企業無紙化流程必備的 BPM、CRM、HCM 系統為底,並串連母公司邁達特和佳世達集團的豐沛資源,為國內企業彌平 ESG 專才的訓用落差,助力企業各部門打造敏捷彈性的 ESG 減碳營運流程。

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中間)、逐鹿數位科技總經理蕭世欽(圖右)、復泰科技執行副...
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中間)、逐鹿數位科技總經理蕭世欽(圖右)、復泰科技執行副總徐國原 共同簽訂工業區轉型輔導計畫策略聯盟。逐鹿數位/提供

原文:https://udn.com/news/story/6853/5660057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環境部的碳費徵收規劃,初期瞄準年排放量達2.5萬噸的排碳大戶,並提供配套,允許排碳大戶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如果自主減量計畫設定的「指定目標」達標,即可享碳費優惠費率。指定目標的設定可依行業別不同,環境部暫訂目標為2030年須減碳至少25%,如果屆時業者未達標,就會被要求補繳回碳費。若依據最新2022年碳盤查資料,明年符合碳排2.5萬噸以上的家數約有470家,碳費基金主要來源將集中在年排放超過100萬噸的40家廠商,包含台塑化、台積電、中鋼、台泥等。
 

碳費徵收的三大挑戰

然而,環境部現行的碳費徵收政策,仍然面臨至少三個重大挑戰,仍待後續產、官、學界共同討論與協商。首先,自主減量計畫的指定目標要求的是基於「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的「絕對減量」,這忽略了SBTi僅是一種倡議原則,也並未顧及在地化產業的可行性。舉國際一貫化煉鋼大廠為例,日本前兩大龍頭日本製鐵與JFE鋼鐵的年均減碳目標僅為1.8%,均遠低於SBTi短期目標認可的年減4.2%。換言之,如果按照SBTi的指定目標,一貫化煉鋼產業在台灣是完全無法適用優惠費率,因此,指定目標的設定需要務實地考量在地產業的差異,以及現階段產業的技術、製程、或原料情況。

其次,台灣現階段未有跨國界碳關稅制度,明年碳費如果按照一噸300元以上的價格實際徵收之後,市場機制很自然地會有國外高碳排產品(水泥、石化、鋼鐵等產品)進口到台灣,發生碳洩漏的情況。是故如何從發展本土關鍵產業與國際產業競爭的思考,從新定義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進而討論高碳洩漏風險產業的特別費率亦是環境部的當務之急。

 

再者,台灣尚未實施總量管制ETS機制,像是歐盟ETS初期給予產業免費核配額度,特定產業的配額甚至超過其實際排放量,保障這些需要較長時間發展轉型的產業不會因為碳稅喪失國際競爭力。台灣環境部年初突然拋出要給所有碳排大戶2.5萬噸的免計費額度,初衷雖是好意,希望避免這些公司因為碳費徵收墊高成本,而面臨同業的不公平競爭,但是這個一視同仁的配套仍是忽略不同產業差異與國際產業競爭情況,因此也迫切需要重新討論相關配套。

碳費實施仍須配套

環境部首波將減碳壓力大多加壓於數十家的碳排大戶,其中多家更是從業人口眾多的傳產龍頭公司。然而政策配套卻未像歐、美、和日本政府提供鉅額的資金支持淨零轉型,也沒有引入其他國家已經在施行的「碳差價合約」,透過政府補貼減少碳排成本與碳費落差。

根據鋼鐵公會的資料,試算在碳費一噸320元的情況之下,整個鋼鐵供應鏈相關產品(金屬刀具、金屬容器、金屬結構、建築組件、營造、公共建設)至少會有3%的綠色通膨漲價,顯示現行碳費政策將會對物價帶來嚴峻的衝擊。

綜合來看,碳費政策不僅對本土產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還將對民生物價、就業市場乃至央行貨幣政策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新政府需要制定全面且細緻的政策規劃,嚴陣以待可能帶來的廣泛後果。

原文:https://tw.news.yahoo.com/%E7%A2%B3%E8%B2%BB%E5%BE%B5%E6%94%B6%E6%94%BF%E7%AD%96%E7%9A%84%E9%87%8D%E5%A4%A7%E6%8C%91%E6%88%B0-230036508.html

SAF是什麼?如何成為全球航空業減碳新寵?

日前,拜登政府宣布玉米生質乙醇製成之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納入「降低通膨法案*」,取得再生能源的租稅減免。美國為擴大SAF產量、協助航空業加速脫碳,祭出獎勵法規,提高SAF業者擴大採用玉米生質乙醇為煉製原料的意願。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減碳壓力升溫,國際民航組織(ICAO)提出2050年航空業碳排放量減至2005年的一半。但受限於沉重機身及長時間飛行的高能源消耗量,電動飛機的普及遙遙無期,航空業者轉而從佔九成碳排放量的航空燃料著手制定減碳策略。

SAF相較於化石航空燃料,可減少約80%的溫室氣體碳排放量,且可直接混合使用。因此,SAF價格即使貴兩至三倍,仍被視為航空業2050淨零碳排的務實解方。除了歐盟、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積極推動SAF導入政策並研發產業技術之外,阿聯酋航空及英國維珍航空在今年皆推出使用100% SAF的永續示範航班,後者更成功飛越大西洋。

玉米永續航班起飛,啟動航空業減碳新希望

國際民航組織(ICAO)認可之SAF原料包含利用玉米、大豆、農林業廢棄物、廢棄食用油及其他非化石燃料等再生能源。燃料減碳需由源頭做起,而美國為玉米生產大國,以永續零碳農業為目標,持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並研發碳捕捉、碳封存等新世代農作技術,致力於減少玉米碳強度。

【新聞圖片1】美國生產玉米的資源消耗量30年間逐步降低,2020年灌溉水及能源使
Photo Credit:美國穀物協會
美國生產玉米的資源消耗量30年間逐步降低,2020年灌溉水及能源使用量,分別較1980年減少56.2%及54.6%。
【新聞圖片2】美國持續更新玉米種植技術,力求資源最大化,降低種植面積並逐年提高總
Photo Credit:美國穀物協會
美國持續更新玉米種植技術,力求資源最大化,降低種植面積並逐年提高總體產量。

以1980年為基準,2020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減少44.2%,產量卻成長近1.1倍。2022年美國玉米生質乙醇產量更因此超出市場需求量近90億公升。2021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研究指出,近二十年間,美國玉米生質乙醇碳強度下降23%。未來若搭配永續農業耕作、煉油效能升級及碳捕捉技術,玉米生質乙醇SAF相較傳統航空燃料,最高可望減少153%的碳強度。

【新聞圖片3】美國玉米生質酒精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從2005至201
Photo Credit: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美國玉米生質酒精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從2005至2019年,減少了23%。

不只是減碳效益,因玉米旱作性質,生產玉米生質乙醇使用的水資源消耗量,也較傳統化石燃料減少約兩成。據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於2010年的研究顯示,一加侖玉米乙醇生產製程需消耗2.7加侖的水;《國家地理》調查則指出一加侖汽油需消耗13加侖的水。

另一方面,針對玉米作為糧食作物被轉換為燃料使用,因與消除飢餓之永續目標相悖,遭質疑是否為合適減碳路徑。事實上,美國生質酒精是採用非直接食用的馬齒玉米(Dent Corn)提煉而成,該品種的玉米常用於燃料、畜產飼料及化妝品等非糧用途。

台灣永續航班落後日韓,應加緊腳步建立SAF國內供應鏈

玉米航班的起飛,提高SAF的全球關注度。同為東亞航線樞紐的日本及韓國,近年來也抓準航空業永續轉型的趨勢,產官學聯手推動國內SAF供應鏈及應用技術。

韓國能源公司GS Caltex於今年6月起向大韓航空部分國際航班提供SAF,產業通商資源部也宣布2024年訂定國內SAF生產標準並於2026年正式導入SAF並公告摻配比例。

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串聯多家航空公司及油品業者成立「ACT FOR SKY」,致力於推廣國產SAF商業化。

【新聞圖片4】資料來源:Josue_Isai_Ramos_Figueroa,Un
Photo Credit:Josue Isai Ramos Figueroa,Unsplash。

國內航空業者也不約而同呼籲政府,建立國內SAF產業鏈。華航及長榮皆於2023年起布局使用SAF的永續航班,但現實困境是SAF價格昂貴且產量供不應求。為跟上國際航空業減碳步伐、縮短化石燃料轉型困境,我國需盡快展開與歐美日韓等國的SAF生產技術交流對話,並參考其導入SAF的獎勵政策以逐步建立完整輔導措施。

*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拜登政府投入2.91億美元發展SAF領域技術。為了提高業者生產業意願,當SAF生命週期排放量較傳統航空燃油減少超過50%時,摻配業者即可獲得最低每加侖 1.25美元之租稅抵免金額。且排放量每超過1個百分點還可額外獲得每加侖0.01美元的減免。

本文章內容由「美國穀物協會」提供。

原文: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7249

▲中鋼軋鋼三廠第二連續退火線建置自行開發的「退火爐燃燒智慧監控系統」不僅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及專家經驗,也導入AIoT無線網路應用,實踐中鋼「智慧精緻鋼廠」目標。(記者王苡蘋翻攝)
 
▲中鋼軋鋼三廠第二連續退火線建置自行開發的「退火爐燃燒智慧監控系統」不僅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及專家經驗,也導入AIoT無線網路應用,實踐中鋼「智慧精緻鋼廠」目標。

中鋼軋鋼三廠第二連續退火線近期將退火爐內的300組燃燒器設置自主研發之智慧型感測器,並整合現場製程與程控電腦等資訊,成功開發「退火爐燃燒智慧監控系統」,並蒐集燃燒器相關數據傳輸至「物聯網平台」進行燃燒效率分析,大幅提升退火爐運作效率,不僅幫助退火爐每年減省新台幣300萬元燃氣成本,同時減碳560噸/年。

面對全球鋼鐵市場競爭及2050碳中和的趨勢及挑戰,中鋼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3大領域規劃智能化系統,已完成133項公司級專案,年效益達新台幣12億元,近年來陸續於煉鐵、煉鋼及軋鋼等生產製程導入工業4.0,例如二號高爐建置煉鐵智慧平台,轉爐工場開發「轉爐溢渣監診系統」及「盛鋼桶辨識系統」,也於熱軋工場導入智能溫控系統,軋鋼三廠繼成功建立雷射智慧刻印冷軋鍍鋅鋼捲號碼後,在退火爐設備又增添數位轉型佳績,力助中鋼打造智慧精緻鋼廠。

隨著數位科技蓬勃發展,中鋼近年來積極投入智慧製造,今年更成立「數位轉型推動小組」,加快導入、開發及應用各種智慧化方案,以精進生產、維護、品管、銷售等各項作業,提升公司產銷設施及經營管理韌性。智慧製造必須由四大拼圖來構成,分別是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及專家經驗(Domain Knowledge),也就是運用三大數位技術將生產線資深同仁的操作經驗規範化、模組化,並嵌入到設備系統重複調校,並持續優化生產效率。

 

中鋼軋鋼三廠產線主要生產冷軋鋼品,鋼品用途包括一般傢俱、電器用品、電腦外殼、汽車部件及高強度用鋼等,為滿足各類冷軋鋼品之使用特性,其中的重要核心製程係利用密閉式退火爐來加熱鋼帶,藉此改變鋼材的材料微結構組織,即透過退火製程賦予冷軋鋼材所需的機械性質,例如提高鋼材的柔軟性、延展性和韌性,以符合客戶端產品製程的加工需求。軋鋼三廠第二連續退火線的退火爐內共有300組燃燒器,經導入中鋼自主研發之智慧監控系統後,可以自動紀錄蒐集每組燃燒器的燃燒數據,再傳輸至「物聯網平台」,以多年現場專家操作經驗參考建置的AI模組分析診斷,達到優化退火爐燃燒效率之目的。「退火爐燃燒智慧監控系統」成功開發後,中鋼軋鋼三廠第二連續退火線每年可節省新台幣300萬元燃料成本,同時也達到減碳560噸/年效益。另外也取代過往人工量測與紀錄,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增進作業安全。

一貫化作業煉鋼生產從上游煉鐵、煉鋼至下游的軋鋼產線,其製程所需的設備型態及生產特性皆截然不同,中鋼軋鋼三廠第二連續退火線建置自行開發的「退火爐燃燒智慧監控系統」,不僅係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及專家經驗的數位轉型成功典範,也導入AIoT無線網路應用,實踐中鋼「智慧精緻鋼廠」目標。展望未來,中鋼陸續將「退火爐燃燒智慧監控系統」的技術成果平行推展,期許透過人工智慧讓產線更穩定,生產的鋼品更精緻,也將進一步規劃使用更低碳的燃料,朝「智慧創新、綠能減碳、價值共創,成為永續成長的卓越企業」之願景持續邁進。

原文: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9%8B%BC%E5%BB%BA%E7%BD%AE-%E9%80%80%E7%81%AB%E7%88%90%E7%87%83%E7%87%92%E6%99%BA%E6%85%A7%E7%9B%A3%E6%8E%A7%E7%B3%BB%E7%B5%B1-%E7%B5%90%E5%90%88%E6%95%B8%E4%BD%8D%E7%A7%91%E6%8A%80%E9%81%94%E9%99%8D%E6%9C%AC%E6%B8%9B%E7%A2%B3%E6%95%88%E7%9B%8A-014447965.html

   田建中
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
田建中小檔案
田建中小檔案

為達成國際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以及配合政府氣候變遷因應相關政策,國內在2023年8月成立了「臺灣碳權交易所」(以下簡稱碳交所),期以建置公平、效率及公開之交易平台,幫助企業降低碳排放。究竟碳交所如何引導企業實現淨零,並讓台灣與國際接軌,打造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三贏的局面呢?

短期著重培育碳盤查人才

中長期引入碳權交易

碳交所是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合資成立的新公司,透過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服務、碳諮詢和教育宣導等服務,擬定短中長期計畫,協助企業踏上2050淨零排放的道路。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短期規劃上,除了提供碳權諮詢、教育宣導外,同時也要穩固基礎,也就是幫助企業進行碳盤查,他打趣形容道,減碳就像減重,後者要先記錄體重,前者則要事先做好碳盤查,企業可藉此掌握各部門與生產要件的碳排量,進一步制定減碳計畫。

不過台灣目前缺乏碳盤查人才,田建中表示,碳交所接下來會與相關組織或大專院校合作,開設有關碳盤查、碳中和與碳足跡等課程,積極培育足夠人力為企業提供減碳教育與規劃。

至於中長期將逐步導入碳權交易,並依循環境部的規範規劃完善的交易平台,田建中也指出,成立碳權交易所的國家不只台灣,鄰近的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印尼等也有相似的機構,因此接下來也會引進國外的碳權,讓企業購買碳權時有更多元的選擇。

碳權第三方驗證不可少

尋求官方渠道獲取正確資訊

既然淨零排放是國際共識,碳交所的碳交易機制勢必也要與國際接軌,田建中分析,國際上的碳交易機制分為兩大類,其一為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採用「總量與交易」(cap and trade)的做法,碳排放超過政府制定標準的企業,必須向表現優異的企業購買碳權,最後擁有碳權的企業會愈來愈少,碳權交易的金額也會隨之升高,達以量制價的效果;另一種則是以價制量,也就是由政府規範企業排碳須課徵的費用,台灣將於2025年採用此制度。

而碳權交易所成立後,碳權概念股也在國內投資人之間掀起熱潮,但大家真的清楚手中握的是真碳權嗎?田建中提醒,投資人出手前千萬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企業是否有經第三方機構驗證。

他解釋,現在企業要取得碳權已有嚴謹機制,企業首先要進行相關規劃與確認制度,計畫實行後須再找第三方機構來查驗,確定符合外加性、永久性等標準,才得以向主管機關申請碳權。舉例而言,如果企業只是買下一片原本就存在的森林,是無法取得碳權的,必須植樹造林才符合資格。

眼看淨零排放的終點線越來越近,許多企業對於溫室氣體減量充滿「碳焦慮」,田建中認為,企業可以透過環境部的「氣候公民對話平台」尋求協助,從官方管道獲取正確資訊與建議,再來制定節能減碳的因應策略,一步步穩健朝淨零邁進。

原文: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31113900252-420301

大面積裸露的土壤,不但花錢,也犧牲了很多土壤有機碳的保存。

王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交爭利,忘了外部成本

《孟子》第一篇就是梁惠王篇,如今看2050淨零,亦復如此。坊間有非常多人打著減碳、賣碳權,可以賺大錢的幌子,到處招搖撞騙,歛聚橫財,就連國際刑警組織近10年都在國際間加強「碳交易犯罪(Carbon Trading Crime)」的跨國犯罪的防制與打擊。國際碳交易都是由聯合國主導,台灣長年不是聯合國會員,資訊欠缺,再加上國人無知,所以很多人看媒體報導國際的「碳關稅」將影響企業的外銷,政府也說減碳有千億的商機,不少人陷入所謂的「碳交慮」,也有不少人貪圖一夜暴富,掉入碳的陷阱中。

由於碳交易是一個高度國際化,且分工非常細緻,外界很難了解,產業界深感到2050淨零是一個「大限」,有人怕天塌下來了,也有人不擔心,因為還有高個子(碳排放更多的)頂著,很少人思考「淨零的目的是為了永續」,如何讓產業永續發展下去。

 

台灣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很少考慮到外部成本、社會成本,極度重視2、3年的短期利益,一項投資總要在2、3年內回收,到2050,還有27年,相當一般台灣企業的9-13.5個回收期,現在的投資者根本很難想到這麼久遠的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30年的長期規劃,是不可能淨零的,要靠政府?如何克服4年任期的「天險」,讓政客放下成見,好好談談30年後的環境、經濟情況,更是不可思議。

大家可能只看到「淨零」對自己的威脅,或是幻想可以趁機發「淨零財」,或是另一種國難財,這就像梁惠王說的「上下交爭利」,對企業和國家的未來是非常危險的事。每個人都為自己得利,結果是價值鏈崩潰,根本不可能減碳,自然難以淨零。如果未來國際重視淨零,則會被踢出供應鏈,以台灣以代工為主要獲利的產業,就註定被淘汰的命運。或是台灣藉著自己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躲在「中國的一省」保護傘下,也能偏安一時,但是已經失去掌握自己產業命脈的權力了。

小農種碳計天下利才有己利

回到根本,淨零不是做樣子、作假自欺欺人的事,我們回到「小農種碳專案」(增加土壤有機碳以獲取碳權)來看,我們為增加土壤有機碳,而進行減碳的行為(可以配合各種農法),我們有以下一些事可以進行:

減少肥料。台灣「以補治國」,從小就補習,農民也要補助,一般人認為「更多的肥料=更高的產量」,以氮肥為例,1甲地只要20公斤的氮肥,但是會用到80甚至100公斤,多出來的60-80公斤就是浪費,而且這是雙重浪費、高碳排。1) 製造氮肥是用非常多的化石燃料把天然氣CH4,加上空氣中的氮置換碳,變成氮肥(NH4),天然氣和高耗能都是碳排大戶,一般而言1噸的氮肥(以硝酸銨為例)的生產會排放2-3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氮肥(硝酸胺)使用後變成氧化亞氮,則會產生3.6噸的二氧化碳當量,加起來則是6、7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機肥的氮肥也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大量的肥料也所費不貲1公斤30元,1噸則要3萬元。減少1公噸的氮肥,可以省3萬元,也可省6、7噸的二氧化碳。

減少翻耕。翻耕會破壞土壤團粒結構,造成土壤中的微小生物(細菌、黴菌、蚯蚓、昆蟲)受到日光紫外線照射,而死傷迨盡,使得土壤有機質(養分)流失,也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現在翻耕一天的工錢也要3千多元,耕耘機也要2百萬,一甲地翻耕一次也到上千元的成本,這也是一項很大的負擔,也可以減少農耕機具燒汽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除非不得已,減少翻耕也可以省錢。

增加覆蓋。除草後,如果要把草搬走,也需要很多人工,人工費用也很貴,而且裸露的地面,也會造成陽光曝曬、雨水和灌溉水沖刷,而使土壤有機質流失。更糟的則是使用除草劑,雖然除草劑在政府補助下很便宜,但也要噴灑的人工費用,而且除草劑會殺害土壤中的微生物,降低土壤的生機、有機碳保存。所以增加覆蓋也是減少農作成本支出,同時增加土壤有機碳。

循環農業。使用田間的廢棄物,製作堆肥、生物炭、自製酵素,培養光合菌,盡量物盡其用,地盡其利,就可以讓土壤增加有機碳,同時也可以節省大量肥料的費用,也可以使農業廢棄物不再浪費。

減少殘次品。如果有殘次品,可以加工作為果醬或醃漬品,簡單的加工可以增加收入;如果已經受損嚴重、腐敗,則可以製作堆肥、酵素,一點也不應該浪費,而減少肥料、病蟲害防制的成本。

目前小農種碳尚未滿一年,我們還沒有仔細精算小農種碳的成本多少,但從定性成本來看,導入減碳行為不會增加成本,反而可能降低成本,再增加收入。

淨零心法:提高良率、減少浪費

小農尚且如此,對於工業產業的減碳亦是如此。與其坐困愁城,杞人憂天,不如好好審視工廠的流程、設備耗能、合理提高產能利用率,邊角料的再利用、供應商管理減少不良品流入,如果能夠減少每個環節的浪費,以及最終產品的不良率,就能夠在完全不用花錢的情況下找出減碳的機會,同時更可以省下大筆的經費,以及不可預估的品質不良成本(包括顧客退貨、索賠等)。

生產過剩、品質不良造成了浪費,結果是最大的碳排放,賣不出去,更會賠錢。

我訪視過很多工廠,平時內部視一些浪費如家常便飯,也沒有納入KPI,沒有人在乎,其實不知不覺中,這些浪費、廢品產生了巨大的碳足跡,如果能夠減少,如果提高了10%的良率,就產生10%以上的減碳效益,因為從供應鏈來看,不良率渉及上、下游的不良品質成本(相當於排碳),廢品的價值為零,甚至是負值,其碳排量則是不會減少,反而在供應鏈不良品質成本中不斷發酵,作怪,如果到了最終產品召回,不只是碳排無限大,更危及企業生存的命脈。

從品質管理,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都應該提高良率,增加產能利用率,減少廢品、垃圾,不但降低內部成本,更降低外部(社會)成本,同時也幾乎沒有成本就可以達成減碳淨零的目標,成為行業中減碳的最佳示範。

全球氣候變遷就是全人類交相爭利的結果,每個人都會產生,看似無害的二氧化碳成為地球第六次滅絕的元凶。所以「王何必曰利」今天來看,這個「利」是各部門或個人的個別利益,各別利益的交相爭利的確會傷害到整體的利益,唯有將外部成本、社會利益納入考量,才有可能解決工業革命以降,人類大量浪費地球資源攫取短期利益卻斷送長期生存的機會。

 

原文: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43136?utm_source=YH

永續製造的減碳手法在哪?數位科技如何協助?

碳盤查後不是取得報告而已,進一步要落實減碳,才能為企業帶來長久的永續發展!! 那麼,永續製造是甚麼? 數位科技又如何協助進行永續製造呢? 本文利用WEF永續燈塔工廠的案例,分析數位科技如何協助製造業進行日常工作改善、流程最佳化、原物料替代、新產品設計等永續製造發展,可作為企業雙軸轉型的起點!!

永續製造的關鍵要素

組織溫室氣體碳盤查、產品碳足跡、永續報告書、碳權交易,是不是讓您眼花撩亂? 在評估企業的碳排放狀況後,最重要的是思索如何進行減碳以進行永續發展。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定義,永續製造是「通過合理經濟的製程而製造產品,並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同時節約能源和自然資源」。以此,永續製造的關鍵基礎是:環境、經濟、社會的三大要素,或者可以對應為地球(Planet)、利潤(Profit)、人們(People)的P3要素。因此,除了環境、社會等ESG議題外,製造業也要思考經濟上成本、利潤與投資上的合理性。

永續製造的減碳手法在哪?數位科技如何協助?

(資料來源: 世界經濟論壇OECD)

那麼,如何著手進行永續製造呢?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列出5個方向:

  • 日常工作改善(HouseKeeping):
 

從現有作業流程上的資源調整與安排,是永續製造最簡單地的方法。實務上的作法包含進行更好的存貨管理、資源監控、排程以減少能源的耗用、資源的浪費並充分地利用資產設備、維護設備,減少停機等待等作法。

  • 流程最佳化(Process optimization):

流程最佳化牽涉到改變製造流程以減少浪費、保存物料及取得與再利用廢棄物料。流程最佳化的實務作法包含最佳化機器參數調整、製程順序改善、物料搬運路徑最佳化或者發展物料、水、熱資源等再利用程序。

  • 原物料替代(Raw Material Substitution):

尋找替代有毒物料、化學材料等方法,以減少對於環境、員工健康的影響。此外,減少物料可以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亦可以減少對於環境資源的擷取及廢棄後對於環境的衝擊。

  • 科技利用(New Technology):

導入環境友善的科技、設備以減少能源、材料耗用。例如:採用能源效率的生產設備、運用變頻馬達、回收能源與熱能的處理設備等,均可以協助永續製造。

  • 新產品設計(New Product Design):

從產品設計開始就融入再生物料、可回收物料、容易再製造的模組化設計、減少包裝使用、降低能耗設計乃至於重新思考產品的使用方式等,以協助搖籃到墳墓、搖籃到搖籃的產品鏈永續價值。(詳細請見「不再是價值鏈!! 看產品怎麼登上永續循環的價值山丘」一文。)

永續製造的減碳手法在哪?數位科技如何協助?

圖、永續製造5大手法
(資料來源:修改自美國EPA)

事實上,永續製造並不是新觀念,許多國內外製造業已經積極地進行。不過,永續製造從過去的強調對於污染防治、法規遵循以避免罰款,轉而更強調資源使用效率及降低能源耗用、減少物料浪費、提升品牌形象與投資機會

如何利用數位科技進行永續製造?

數位科技就是一種新科技,可以協助減少資源浪費及廢棄物產生、碳排放等,進一步還可以輔助日常工作改善、流程最佳化、原物料替代、協助新技術設備的控制、新產品設計等永續製造發展。

數位科技更被證實減碳效果可達到本身碳排的9.7倍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認證運用工業4.0等數位科技的燈塔工廠,自2021年起已經陸續認證13座運用數位科技的超級永續燈塔工廠。此外,WEF調查領導者,亦顯示生產力、永續、韌性是實施智慧製造的三大策略目標。以下我們就數個永續燈塔工廠,說明數位科技在永續製造上的實踐案例。

  • 日常工作改善:
 

利用物聯網科技乃至於數據分析、數位孿生科技,可以協助工廠在既有的日常營運流程上進行改善,包含: 監督能源消耗、最佳資源排程、設備最佳維護等。例如:製造硬碟、快閃記憶體的威騰公司位在上海的燈塔工廠,利用1,000個以上的感測器、500個以上的設備連網及15個以上的電力、水資源等基礎設施的監控與數據分析,以達到最佳化資源運用。

威騰公司最終減少了51%的能源消耗、57%的範疇2的溫室氣體碳排放及62%的水資源消耗。電子製造EMS服務商偉創力位於巴西索羅卡巴的工廠針對44條生產線實施物聯網監控系統,提供了即時數據和透明度,使材料損失減少了81%,整體設備綜合效率OEE提高了23%。

永續製造的減碳手法在哪?數位科技如何協助?

圖、設備監控與能源管理方案
(資料來源:鼎新電腦)
  • 流程最佳化:

流程最佳化不僅運用物聯網與數據分析進行監控與分析,進一步還進行回饋與自動化調整,以達到最佳化製程、設備參數調整等。例如: 友達台中燈塔工廠利用自動化回饋能源管理系統,能根據溫度、濕度、氣壓、熱含量等工廠環境因素以及機台電力消耗等參數等進行多道連續製程中的最佳化參數控制,以減少電力、水、原物料的消耗。友達台中工廠減少23%用水量、20%碳排放、6%能源消耗。

聯合利華印度Dapada工廠,運用1,000多個製造和能源參數並結合天氣預報數據進行機器學習,可以每周提出最佳生產運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提高生產效率。聯合利華Dapada工廠最終降低能源消耗34%、水資源消耗22%。此外,偉創力巴西工廠為了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系統,利用物聯網和雲端服務進行電子廢棄物的逆向物流跟蹤、自動材料分離系統等,將廢棄物材料重新引入供應鏈,減少了94%的材料浪費、38%塑料成本。

永續製造的減碳手法在哪?數位科技如何協助?

圖、電子廢料材料回收管理
(資料來源:偉創力官網)
  • 原物料替代:

運用物聯網、數據分析、數位孿生等數位科技可以協助辨識與分析物料可再生性、物料替代與組合配置、供應商績效分析等,以提高物料可再生性、減少廢料等。聯合利華印度Dapada工廠使用數位孿生工具,利用配方組合、化學反應、製程參數等數據進行永續配方分析,縮短推出新配方時間並減少試誤材料的浪費。聯合利華Dapada工廠降低物料浪費25%、減少範疇3碳排48%。

  • 新產品設計:

運用數據分析、數位孿生等數位科技可以協助永續性產品模擬、設計,以發展對環境傷害更少、更容易維修、更耐用的產品,以提高產品生命週期的永續性。西門子安倍格工廠,除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協助降低工廠能源消耗外,還致力於減少供應鏈整體的碳排放(範疇3)。

西門子安倍格工廠發展數位產品護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平台,讓供應鏈上下游將產品的物料、製造、廢棄等履歷數據均上傳到平台,以追溯產品生命週期永續狀況。此外,數位平台上提供數位孿生工具可以分析每個階段環境影響、設計模擬、調整分析,以最適化產品的物料選擇、設計、包裝等方案,滿足永續法規、提高產品永續性,進而發展循環經濟。西門子安倍格工廠減少範疇三上游階段的28%溫室氣體碳排放。

永續製造的減碳手法在哪?數位科技如何協助?

 圖、數位產品護照概念
(資料來源:Eurpean Commission)

 

小結

永續製造核心要素是環境、社會、經濟,亦即思考投資效益與成本後,考量環境、社會的改善方法。數位科技被證實是最為有效的永續製造新技術之一,可以協助製造業進行日常工作改善、流程最佳化、原物料替代、協助新技術設備的控制、新產品設計等永續發展。您還猶豫甚麼?從日常工作的改善開始,思考雙軸轉型發展!!

原文: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09608-where-are-the-carbon-reduction-methods-of-sustainable

台灣將在2024年開徵碳費,預計第一波課徵對象為287家排碳大戶,再逐步擴大到其他碳排戶與中小企業。占全台企業逾九成的中小企業,面對低碳轉型的需求迫近準備好了嗎?本文由協助中小企業管理碳排與環境政策的第一線環境顧問依照實務經驗撰寫,提供給正計劃要做碳管理的企業「三大必修的基本功」。

本篇文章會解答4個問題:

  1.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能實現在產品、活動或組織?
  2. 為什麼要做碳盤查?碳盤查怎麼做?
  3. 有哪些法規規範?何時要完成碳盤查?
  4. 碳揭露怎麼做?做好碳揭露有什麼好處呢?

擔任企業永續管理顧問,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無非就是:「台灣哪些法規會管到我?」、「哪個時間點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台灣企業在尋求轉型方案的時候,很在意行動的優先順序,畢竟資源有限,哪些應該先動工、哪些要長期鋪路都得妥善安排,都需要問清楚並妥善規劃。

通常在解釋低碳轉型路徑時,會談到的步驟有碳盤查、減量、抵換,最後設定的目標可以是「碳中和」。有鑒於目前台灣大部分中小企業才剛起步要做碳管理,所以接下來會針對三個企業碳管理的基本概念,分別帶大家認識碳中和目標、怎麼開始做碳盤查、還有碳揭露的益處。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能實現在產品、活動或組織?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
依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定義,碳中和指,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為的二氧化碳去除量達到平衡。氣候中和則代表人為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範圍內「排放量」和「去除量」達到平衡,對於氣候系統沒有淨影響的狀態。IPCC中,對於中和最遠大的目標就是「氣候中和」。

目前台灣積極朝「碳中和」目標前進的企業例如台達電,為了促進各事業體減碳,台達電五年前就開始推動「內部碳定價」,向各事業體收取碳費,並用於集團氣候轉型基金。

減碳先行者總是走得快,如果你所屬的企業才剛起步,那要討論碳中和有兩個重要的方向要先釐清:

一、需要被中和的「溫室氣體」有哪些?

若以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為例,根據國際標準 ISO 14064-1:2018 規定,進行盤查時要揭露7種溫室氣體,分別是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

俗稱的「碳中和」,在IPCC的定義中僅是「二氧化碳的中和」,然而若要訂定積極目標減緩地球升溫,就需要將7種主要溫室氣體都納入考量,例如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除了二氧化碳外,也包含前述的甲烷和氧化亞氮。

二、要被中和的標的是什麼呢?是產品、活動,或是整個組織?

若查找IPCC報告中對於中和最遠大的目標是「氣候中和」,意即人為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範圍內排放量和去除量達到平衡,對於氣候系統沒有淨影響(氣候零衝擊)的狀態。

要達到沒有淨影響,就要先針對標的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盤查(accounting),再針對排放熱點進行減量,最後若有無法減下來的殘餘排放量,就要購買碳權等方法進行碳抵換(offset)。

減量可能來自於,減少製程中的排放、研發相對較低碳排放的生產方式、使用排放量較低的燃料,甚至透過產品設計著手,讓產品生產過程碳足跡降低。若真的沒辦法,才會走向購買碳權或投入資金執行專案來抵換碳排放。

在有碳權交易市場的國家,除了法規要求之外,付出努力額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公司或個人,經過公正第三方查驗後,可獲得可交易的碳權。另一方面,國際間常見的自願性碳權有 Golden Standard 和 VCS (Verified Carbon Standard)等,申請者須執行專案符合其規範獲得碳權,需要達成碳中和的企業亦可於此購買碳權進行碳抵換。

什麼是淨零、怎麼達成淨零,為全球推動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若減排目標設定在比較小的尺度,可能是針對一個組織的建築物、一項產品進行盤查後,再宣告碳中和目標,例如一棟商辦大樓、一罐洗髮精、一場活動的碳中和等,以下舉例四種不同尺度碳管理可對應的認證標準:

  •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應符合的標準為 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管理中常聽到的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便出自於此標準。然而,目前14064-1:2018版不是使用範疇一二三,改為類別一到類別六,但為求方便理解,下文內容仍以範疇一二三描述。
  • 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應符合的標準為 ISO 14067,依照邊界的設定計算範圍會有所差異,分為B2B和B2C兩種,前者代表販售商品從原料開採、原料運輸、產品製造,後者則加上運送到消費者端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加總。
  • 永續活動指引:則能參考 ISO 20121,為針對舉辦活動應符合「永續」定義而提出的標準和指引,採用類似 ISO14001 的環境管理架構,訂定包含減少活動用電、用水、廢棄物等參考標準,以求合乎活動永續的規範。
  • 碳中和指引:PAS 2060 是產品、組織等提出碳中和時的指引參考,執行單位須針對碳中和的主體提出須中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中和達成的方式和達成的時間等,並分別進行碳中和宣告。

為什麼要做碳盤查?碳盤查怎麼做?

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CFV)

透過科學方法學和資料蒐集等過程,量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盤查的對象可能包括一間企業、整個組織、單一產品或是一個活動。

減碳減排就像在減重,事前要先量體重,透過碳盤查才能了解自己排放量的「數量大小」和「分布狀況」。前者可以讓你和標竿同業進行比較,釐清自己在產業或是國內排放量的排名,用以作為風險管理的依據;後者則讓你知道溫室氣體排放的熱點(hot spot),類似健身時量測身體的體脂肪分布,規劃要加強鍛鍊的是手部肌肉或腿部肌肉。確認熱點之後企業要針對自己可以減量的部分規劃減量的行動方案,因企業之業務尚未轉型無法減量、或減量後仍殘餘的排放量,也需要規劃抵換計畫。

碳盤查可分為五個重要步驟,以下逐一說明:

(一)邊界設定:指碳盤查範圍的設定,如組織邊界就要選定哪些地址要盤查,產品或服務只盤查原物料開採、製造,還是運送和消費者使用階段、廢棄後焚化處理階段都要盤查,還有營運邊界與基準年設定等。

(二)排放源鑑別:鑑別邊界內會造成大氣溫室氣體濃度改變的排放源或過程,碳揭露排放源共分為三大類包含:

  • 範疇一:直接排放,例如工廠製程直接排放、固定燃燒源、移動源(如公務車)、逸散源(如冷媒等)。
  • 範疇二:電力間接排放、能源間接排放。
  • 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員工通勤、商務旅行、廢棄物處理、上下游運輸、使用的產品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使用組織的產品所產生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等。

(三)計算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一般常見的計算方式為「活動強度 × 排放係數 × GWP值(溫室氣體暖化潛勢)」,例如活動強度是使用了一公升的汽油,利用環保署網站提供試算工具,找到排放係數和GWP值相乘,就能大致算出這項排放量。

(四)報吿:撰寫排放清冊與報告書,揭露此次的溫室氣體盤查結果。清冊主要記錄整個排放量數值方面的計算過程,包含活動強度和所引用的係數等;報告書則針對前面的邊、源、算,甚至得完整說明公司的溫室氣體管理政策。

(五)查證:該階段工作分為內部查證和外部查證,內部查證指的是公司內部或顧問單位針對盤查清冊和報告書內容進行檢查,檢查方向包含數字正確性、邊界設定、參考文獻正確性等;外部查證則需要委由第三方公正單位來進行查證,提出疑義處被查證者須進行回覆和內容的改善,才能取得查證聲明書。

有哪些法規規範?何時要完成碳盤查?

目前國內產業溫室氣體盤查規範主要由環保署與金管會各自提出,按照環保署公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其中應申報及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對象,依照行業別屬性分有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依照規模分類,則是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的直接排放產生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者,須每年申報其範疇一、範疇二排放量。

隨著《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目前環保署也須著手擬定碳費課徵辦法,預計2024年起算,首波課徵對象鎖定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的碳排大戶。

除了環保署納管對象外,另有金管會提出「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上市櫃公司依據資本額作為級距,其母公司與合併報表子公司應分別於規定年限前完成盤查與查證,目標時程整理如圖。

金管會提出「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規定企業要年限前完成盤查與查證。

碳揭露怎麼做?做好碳揭露有什麼好處呢?

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

CDP 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為投資者、公司、城市、州和地區運行全球消息披露系統,以管理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CDP提供的問卷調查除了溫室氣體外,還包含水資源管理與森林議題,除了滿足企業投資者和客戶的需求,亦可讓公司保護和提高公司聲譽、增強競爭優勢,發現風險和機遇,並有一致性的參考依據可以作為公司內部追蹤使用。

進階的碳揭露作法則不只談減排數字,更要全面檢視環境相關作為,像是水資源管理、森林砍伐等。

若要針對機會與風險進行揭露,目前則有科學基礎減量倡議目標(SBTi)、國際碳揭露計畫(CDP)、自然科學基礎目標(SBTN)、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等標準可供選擇。這類國際倡議準則都有助於企業針對氣候變遷相關內容進行整合性評估,包含商譽、資本的影響、甚至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碳權的使用狀況等。

做好進階的碳揭露,最明顯的好處是企業可以針對自己目前所處的氣候風險和機會有所掌握,進而調整資產配置,或是開始規劃商業模式轉型。例如TCFD中,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有實質風險和轉型風險,實質風險指的是氣候災難來臨時,海平面上升、極端的氣溫對於企業產生的直接影響;轉型風險指的是,氣候災難來臨時,企業若不及時調整商業模式,會對於企業未來存續產生的影響。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最快於2024年針對「碳排大戶」課徵碳費。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誠如暢銷作家、黃金圈理論發明人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 《先問為什麼》一書中提到的概念,要做任何事情以前「以終為始」,確認「預期使用目的」才是最重要的。碳管理和企業永續浪潮來襲,許多企業往往擔心落於人後,因此「為做而做碳管理」,或是取得眾多ISO認證卻因為沒有預期使用目的,或尚未與公司核心高階主管進行核心價值的溝通而無法進行下一步。

碳管理的核心理念應與企業營運策略中常見的八十二十法則相呼應,盤查完取得排放量數據後,如何將排放量當作一種風險來管理才是重點。後續行動也包含聚焦在排放量高的熱點減量策略,以及無法減量的部分如何用抵換來展現企業當責,或邀請子公司及價值鏈一起減量。

雖然碳排衍生的風險常因為衝擊發生沒那麼快而被忽視,但是企業若未及時將其納入營運風險,執行風險轉移、迴避、減緩、承擔的規劃,在人類無法將環境永續交棒給下一代之前,企業將更早面臨是否能在財務上永續經營的挑戰。

原文:https://csr.cw.com.tw/article/43018



挪威研究人員正在試驗碳捕捉和儲存新方法。在海裡大量繁殖海藻,再轉為「生物煤炭」,可用於改善農田土壤。海藻有非凡固碳能力,挪威科技研究所科學家約倫‧斯姬爾莫(Jorunn Skjermo)表示,人類應該充分研發海藻碳捕捉(Carbon capture),為全球氣候危機找解方。

 

海藻與陸地植物一樣,可光合作用,將吸收二氧化碳轉成碳水化合物,且海洋面積是陸地 2.5 倍,若能充分利用此豐沛資源,有機會解決全球暖化的氣候危機。

研究員先用繩索培養大型海藻苗,再置於挪威中部海岸開闊海域(Frohavet)的海洋農場。只要陽光充足、氣候溫暖,海藻就會快速生長。空氣和海洋二氧化碳濃度為平衡狀態,從海洋捕碳與從空氣捕碳效果相同。

海洋農場收穫的海藻會先乾燥,然後「無氧」狀態加熱到約 600°C,轉成「海藻生物煤」,會改變海藻分子結構並使碳化學結構更穩定,足以抵抗真菌和微生物分解。故海藻捕捉二氧化碳經轉化,能以更穩定狀態保存,不會輕易釋放至大氣。

海藻生物煤還能改良農業土壤。因有微小孔隙,能增加土壤通氣性和滲水性;且吸附和保持養分效率高,可減緩養分流失,植物需要時釋放養分,延長肥料效果;此外,良好土壤結構更適合好菌生長,增加微生物活動力。基於這些因素,適當使用生物煤炭改良土壤,可提高作物生長速度和產量,增進農業生產力。

各國目前減碳計畫不足以扭轉氣候暖化,如果人類想避免極端氣候災難,就必須刻不容緩清除二氧化碳。斯姬爾莫博士堅信,海藻生物煤將成為重要碳捕捉產業,尤其挪威有綿長海岸線,廣闊公海,有利海藻生長條件及豐富潔淨能源,很適合發展海藻生物煤。推估到 2030 年有機會大規模生產,每平方公里生產基地有機會捕獲 3 千噸二氧化碳,效率不亞於陸地森林。

原文:https://technews.tw/2023/08/15/locking-co2-captured-from-seaweed-in-biocoal/

全球暖化之下,沒有一個國家贏家。(Photo by William Alde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全球暖化之下,沒有一個國家贏家。(Photo by William Alde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未來十年不減碳,將近60個國家主權信用評等恐受影響。英國研究發現,各國如果繼續排碳,加劇氣候變遷,經濟將受波及,導致借貸成本增加,至少60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面臨遭降級的風險。

藉此評估國家信用狀況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主權信用評等是評估國家的信用狀況,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評估標準,這些評級涵蓋超過66兆美元的主權債務。東英吉利大學與劍橋大學利用AI模擬氣候變遷在未來10、30、50年為標準普爾108個國家的評等帶來的經濟衝擊。

智利、印度恐遭降級

研究發現,如果不採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到了2030年,59個國家的主權評級平均可能會下降一級以上。智利、印尼、中國和印度、美國和加拿大將降低兩級、英國下降一級。相較之下,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間,新冠疫情造成經濟波動,造成48個主權國家被三大主要機構降級。

研究人員克萊斯克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彌合氣候科學與現實世界財務指標之間的鴻溝。氣候變遷的實質影響最早將於2030年出現,隨著氣候變暖和溫度波動加劇,影響範圍將擴及更多國家,導致更嚴重的降級。」

研究人員阿格瓦拉指出,「氣候變遷重創國家經濟後,債務將變得更加艱困且昂貴。」研究認為,從政策角度來看,延遲綠色投資將增加國家的借貸成本,進而轉化為更高的企業債務成本。

據《路透社》報導,除了日益增加的債務成本是氣候變遷對整體經濟帶來損害其中之一,保險公司安聯(Allianz)也估計,最近的熱浪已讓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削減0.6%。

持續污染 沒有贏家

雖然氣候變遷對信用評等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影響最為嚴重,但信用評級排名最高的國家,由於跌幅空間大,很可能面臨更嚴重的降級。對此,克萊斯克認為,「這裡沒有贏家可言。」

目前全球各地監管機構正設法更了解氣候變遷對經濟與全球金融體系可能造成的損害,去年歐洲央行的一份文件呼籲,在信用評級中更加清楚地納入這些風險。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Management Science期刊。

原文:https://anntw.com/articles/20230808-Jhue

森林碳權竟有九成無效!究竟什麼是碳權的「品質」?圖片來源:櫛構科技

近期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開幕,碳權也成為 ESG 領域的熱門討論話題之一。碳權交易所成立,雖然可以大幅度幫助台灣企業踏入碳權交易市場,但在國際上,自願性碳市場的「碳權」(carbon credit)仍然有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2023 年一月衛報指出,國際認證機構 VCS 所核發的雨林保育復育專案(REDD+)竟然有 94% 皆為無效碳權,國際品牌 Gucci、Shell 皆為受害者。

(”Only a handful of Verra’s rainforest projects showed evidence of deforestation reductions, according to two studies, with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ing that 94% of the credits had no benefit to the climate.”)

這個驚人研究結果,顯示出當前的碳權市場仍然在快速變動中,也使得想進入碳權市場的企業面對重重障礙。

究竟我們在說的「碳權」是什麼?買碳權就是減碳了嗎?又什麼叫做「碳權的品質」?想購買碳權的企業會面臨哪些風險?這篇文章,我們要來好好的聊一下這些碳權常見的問題。

目錄

什麼叫做碳權?

這裏我們討論的碳權是專指屬於自願性碳市場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而非屬於強制性碳市場的「配額」(allowance)。兩種碳權之間的差異,可以看:買了碳權就沒事?小心落入漂綠陷阱 

自願性碳市場的「碳權」,指的是「某個致力於減碳的專案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量,經過第三方機構認證之後所核發的『一噸碳排放減少量』」。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自己「目前難以減碳」,所以付錢購買他人的減碳成果,幫自己做一個補償。這個「減碳成果」,就是「碳權」,或者「碳信用」(carbon credit)

以國際碳權市場來說,這裡說的「他人」,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例如某一個機構在巴西買了一塊雨林地,圈起來並且進行維護,該機構就是所謂「開發方」(developer),而「針對巴西雨林地進行保育」的行動,就是一個碳權專案(project)。

碳權怎麼來的?

開發方會提出「如何計算自己減了多少碳的方法論」與「計算結果」,提交給第三方專業驗證機構如 First Environment,通過碳權方法論驗證之後,再提交國際認證機構(例如 VCS、GS、ACR、CAR 等國際四大家)進行審核,通過即可核發碳權。

獲得碳權後,開發方再藉由仲介、或者交易所拍賣的方式,將這些碳權銷售出去,藉此維持營運。

這樣的碳市場遊戲規則讓「做減碳的人有金錢回報」,也讓「減不了碳的人有一個解方」,這個解方就是企業可以拿錢去買別人家的減碳成果,來抵換自己家的排放量,藉此作為一種「補償」(compensation)。

關於碳權從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生命週期,可以看這篇:種樹不會自己生碳權!要先經過四大階段

碳權不是減碳!

要注意的是,碳權的功能是「補償」而非「減碳」。

購買碳權的企業並沒有因此就「減少碳排放」,而是「因為目前減碳效果有限,因此課金購買別人的減碳成果,作為一種補償」的機制。在溫室氣體盤查的計算上,並不能因為有購買碳權,就少算了部分的碳排放。

這樣的機制尤其被大量應用在減碳非常困難的航空業,目的是「在科技尚未成熟到可以讓航空業減碳之前,先以碳抵銷的方式做為補償」。

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企業不明白碳權只能作為「補償」用途,因此略過減碳行動步驟,只透過大量購買便宜碳權來聲稱達成「碳中和」,這就是為人所詬病的「漂綠」(藉由永續公關手法掩飾企業造成大量碳排放、污染)。

延伸閱讀:《簡明.碳詞典》:「淨零」與「碳中和」有何不同?

碳權也有品質高低!那是什麼意思?

雖然聽起來很弔詭,但是在碳抵換遊戲規則裡,雖然同樣都是經過認證核發的「減少一噸碳」,卻都不是同樣的「一噸碳」。

你可以想像,這些一噸一噸的碳權,都是各種不同的小小兵。雖然每一隻小小兵都是被認證核可來消除一噸二氧化碳排放,但有些小小兵自帶噴火槍非常威風;有些小小兵則天生偷懶,只會在旁邊睡午覺,讓人懷疑是否真的可以消除碳排放。

每個碳權小小兵都有不同的「技能樹」,這些技能樹的特性不同,造就了碳權的「品質」。

以下就來介紹碳權的各種屬性類別,讓大家認識一下碳權小小兵們。

碳權具有各種「特性」

最基本的碳權特性有兩個:「外加性」與「持久性」。

碳權品質:外加性

「外加性」講的是這個碳權專案使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驗證機構特別會去看的是,一項減碳專案如果少了販售碳權的收入,是否就會因此無法減碳。

通常「外加性」最有爭議的都是「森林保育」類型的專案。

例如, JPMorgan Chase&Co 在 2019 年曾經購買由 ACR 認證機構核發的 Hawk Mountain 森林保育碳權,藉此中和員工通勤產生之碳排。但是後來被檢驗發現,該山脈地本身從 1930 年代開始即是政府規劃的森林保護地,砍伐風險幾乎為零,因此碳權收益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效果。

英國劍橋大學也針對 VCS 認證的 REDD+ 森林保護碳權進行研究,多數專案皆會濫用認證方法論中的基準值彈性,把砍伐風險誇大到至多 950%,藉此獲得大量的「幻影碳權」(phantom credit)。

因此在挑選碳權時,嚴格審視專案的方法論是否具有「外加性」,是否有誇大風險、基準值場景等可能,就非常的重要。

碳權品質:持久性

另一個重要的碳權屬性是「持久性」,關於「碳權專案聲稱減少的碳排,會不會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失效」。

有些方案的「持久性」很好計算,例如「沼氣發電」類型,將農業廢棄物厭氧發酵產生的甲烷,燃燒後轉化為二氧化碳排出,還可以用來發電。

因為甲烷的溫室效應能力約為二氧化碳的 27.9 倍(AR6 數據),所以把甲烷燒掉可以大幅減少溫室效應。

像這樣的類型,燒完就是燒完了,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確定有效的,因此「持久性」的表現就會比較高。

然而,有些碳權在「持久性」方面就有許多風險。

以我們常聽到的「種樹」來說,森林往往需要持續數十年才有真正的固碳效力,但開發方如何保證在這段期間組織皆可以善盡管理森林之責任,又如何因應森林大火、洪旱災、病蟲害等風險,這些都是會影響「持久性」的風險來源。

買碳權不只看風險,也要看「附加價值」

碳權小小兵的技能配點,除了基本的「外加性」與「持久性」以外,也還有其他的附屬細節。

許多碳權不只是單純地「減少碳排放」,而是更進一步地額外產生了附加的社會效益。

例如,「高效能燃木鍋爐替換」類型,藉由碳權收益來資助開發中國家更新需要大量木柴燃燒的傳統爐灶,除了減少碳排放以外(燒的柴變少了),同時具有提升公共衛生(呼吸道危害變少)、提升婦女權益(撿柴的時間縮短)、提升孩童受教權益(撿柴時間縮短)等眾多社會價值。

而像是先前沼氣發電的碳權,除了單純把溫室效應能力強的甲烷轉化成較弱的二氧化碳以外,也有促進再生能源發展的額外效益。

一般而言,碳權的附加社會價值越多,「外加性」與「持久性」的計算方法論越嚴謹,這個小小兵的戰力就越強,價格就越高。

而那些「外加性」、「持久性」有些疑慮的碳權,購買的企業可能會因此被放大檢視,被攻擊為漂綠,甚至惹上官司等,這類型的碳權價格就會比較便宜。

碳權種類百百種,每種品質都不同。

試圖購買碳權的企業,目前會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碳權的「品質不一」。

目前統計,世界上的碳權專案類型共有 170 種,常見的例如甲烷再利用、冷媒降解、雨林保育(REDD+)、種樹(aforestation)、藍碳、紅樹林、濕地保育…等等。

每種碳權都有其對應的「計算方法論」,也有對應的風險和長處,因此碳權的品質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好碳權或壞碳權」,而是一種連續分佈的品質光譜。

國際認證就 OK?不見得!

直覺上來說,我們通常會仰賴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來協助買家檢核哪些碳權是「及格」的,而哪些不是。

然而在碳權市場,我們目前是很難以完全只仰賴認證機構來做出購買決定的。

例如,2016 年研究顯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培育的碳權專案有 85% 皆為灌水,這項研究也讓 CDM 的認證標章成為當下企業買家最不認同的碳權標章。

而這次 VCS 的森林碳權被調查機構指出九成皆為無效,風波甚至延燒到今年五月 VCS 執行長請辭,顯示出即便是國際最大的碳權認證機構,核發的碳權也不一定是「品質保證」。

那究竟怎麼辦?

碳抵銷仍然是全球公認的應對氣候變遷與暖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不能完全仰賴碳權而忽略了自身減碳的努力,但也不需要因為部分碳權的品質有疑慮,而一竿子打翻一整籃碳權。

面對眾多不確定性,欲購買碳權的企業必須充分明白,碳權市場仍然處在非常新穎的階段,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企業進入碳權市場前,應該對於碳權商品進行充分的身家調查(due diligence)之後再行購買。

但是更重要的,在購買碳權之前,企業必須優先考慮自身企業的減碳方案,針對企業營運數據管理去做加強,部署智慧數據管理工具、內部碳定價措施、推行節能駕駛協助進行節能措施。

全球淨零的路徑上,先「盤查」,再來「減碳」,最後才是用碳權做「抵換/補償」,這些都是必要的手段。如果沒有針對企業體質進行大瘦身,只是一昧追求「碳中和」的名號,這樣就非常容易被認為是在「漂綠」,反而有損聲譽。

櫛構科技以資料科學背景與 ESG 專業團隊,協助企業在永續轉型的進程上更上一層樓,在這場淨零賽局中脫穎而出。

除了隨手關燈,我們可以做更多

參考資料

CEO of biggest carbon credit certifier to resign after claims offsets worthless | Carbon offsetting | The Guardian

The Carbon Con – How offsetting claims are vastly inflated (source-material.org)

Revealed: more than 90% of rainforest carbon offsets by biggest certifier are worthless, analysis shows | Carbon offsetting | The Guardian

原文: (combogic.com)https://combogic.com/blog/carbon-credit-quality.html

碳價深度解析》碳關稅到底是什麼?我的企業會被收碳費嗎?碳盤查如何進行?Q&A一文秒懂

編按:歐洲議會十八日批准針對進口產品徵收碳稅的立法,將於二○二六年引進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進口鋼鐵、水泥等產品課徵碳稅。碳稅的課徵標準,將基於生產該產品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這也是全球貿易法規第一次納入氣候規則。

新稅制的目的在推動全球各經濟體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同時保護歐盟製造商,減輕溫室氣體排放監管不力國家產品對歐盟產品造成的影響。已經在歐盟以外國家支付過碳費的產品,抵達邊境輸入之時,則可以根據這項立法,抵減稅額。

其中,對台灣有哪些影響?以下帶您了解:

2023年,將是人類邁向淨零碳排的道路上,最具指標性的一年。10月,歐盟推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將正式上路,以後出口至歐洲的商品,都可能被課徵碳稅,此舉將徹底改變全球淨零競爭力的版圖。台灣政府也在2023年1月,正式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開啟碳計價的新時代。

 

初期階段,雖然只有287 家排碳大戶或250家用電大戶,納入徵收碳稅的範圍內,不過,可見的未來,課徵範圍必定陸續擴大。全球邁入碳費新世紀,難免會帶動成本上升、經營挑戰變大,但同時也是下一個競爭力躍升的開始,誰能掌握這個新商機,就能領跑淨零新賽局。

 

碳經濟瞬息萬變,透過幾個簡單的問答,相信更容易掌握其中關鍵:

 

全球碳市場目前的規模如何?碳價最貴的國家有那些?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碳定價趨勢報告2022》(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2)顯示,全球碳市場規模在2021年再度急速上升,至840億美元,較上年增加了310億美元,已經與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2.5兆台幣相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研究也指出,如果與2018年相比,全球平均碳價在2018年至2021年間增加了一倍多,已經達到4歐元/每公噸的水準。不過,目前碳市場只函蓋40%之溫室氣體(GHG)總排放量,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南美洲國家烏拉圭(Uruguay),2022年開始徵收汽油碳稅,135美元/一公噸,使其平均碳價一飛沖天,站上137美元,超越原本前三名的歐洲國家:瑞典、列支敦士登及瑞士。

 

 

歐盟「碳關稅」CBAM到底是什麼?為何台灣出口商,對此都很擔心,害怕會增加成本、喪失競爭力?CBAM真的會影響台灣的經濟?

 

歐盟是世界上最先引進碳權市場的地區,早在2005年就針對排放二氧化碳的歐盟企業,開始徵收碳費,但進口商品或服務至歐盟的境外廠商,就不必繳納碳費,形成不公平競爭,因此歐盟推出全球第一個「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針對跨境進口至歐盟的商品或服務,徵收碳費,也就是俗稱的「歐洲碳關稅」,歐盟是全球第二大的商品市場,因此歐盟的CBAM機制,影響範圍極大,特別是對於台灣出口到歐盟的出口商,影響更顯著。

 

依歐盟規畫CBAM碳稅,將在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2027年正式開始收取碳稅,進口商須申報相關產品的碳排放量,同時向歐盟購買「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以繳交進口產品碳排放量之費用。CBAM 之適用範圍,初期將以七大項為主,包含: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擴大到氫能及鋼鐵相關下游產品(如:螺絲、螺栓等類似的鋼鐵製品)。

 

 

 

 

台灣也有碳市場?將如何計價?我的企業會被抽碳稅嗎?

 

2023年1月10日,立法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排碳收費因此有了法源的基礎,原則上,台灣會以徵收碳稅為主,以直接及間接(用電)的排碳大戶(排放量在 2.5 萬公噸以上者)為優先,根據環保署估計,初期階段,只有約287 家排碳大戶或250家用電大戶,納入徵收碳稅的範圍內。

 

換句話說,因為台灣採取的是直接收取碳稅,因此不會像歐盟會有碳市場機制,企業節省下來的碳排,也無法交易。根據環保署規畫,預計2024年起開徵碳費。環保署表示,在母法通過的半年內,還會有12項子法,會優先提出,包含碳稅徵收、溫管基金收支辦法、碳盤查等相關辦法等。根據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國內有近4成的碳排放來自前十大碳排企業,如中鋼、台塑及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均榜上有名。

 

 

如果我的企業不屬於碳排大戶,是不是不需要進行碳盤查了?當然不是。特別是若企業有在台灣掛牌,屬於上市櫃公司1700家公開發行公司之一,就必須遵照金管會的規範,進行碳盤查及碳足跡等永續發展數據的揭露。金管會已經在111年3月3日,啟動一項「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計畫,依照上市櫃公司的規模,分階段完成碳盤查工作。

 

 

企業碳盤查到底是如何進行的?

 

碳盤查對於很多台灣企業來說,可能很陌生,往往不得其門而入,其實,環保署編制了一個頗具實用價值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裡面清楚說明,國際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以及「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三類。

 

「範疇一」指來自於製程或設施之直接排放,如:工廠鍋爐、製程操作過程使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此外,交通運具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的排放,以及冷氣、飲水設備等之冷媒逸散排放,也在「範疇一」的領域中。

 

「範疇二」:主要來自於使用電力或蒸汽之能源利用所產生之間接排放。例如:向台電買的電力或外購的蒸汽。

 

「範疇三」:主要指的是企業生產活動以外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如:租賃、委外業務、員工通勤、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和配送等活動之其他間接排放。

 

 

 

碳盤查有沒有國際規範可以參考?ISO14064及ISO14067到底是什麼?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組織)推出ISO14064標準,作為企業內部碳盤查與查證方法的依據,主要著重在範疇一的範圍。

 

ISO還有另一個標準,叫ISO14067,主要是測量企業產生的「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著重在企業生產的商品(或服務),其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及間接排碳總量,因為企業所產生的最大碳排放量,不一定是製程階段,許多時候可能是會發生在上下游運輸或後勤服務上,類如:員工乘坐高鐵或商務旅行等。換句話說,ISO14064著重在企業內的「碳盤查」,ISO 14067則著重企業外部的「碳足跡」追蹤。

 

除了法定規範之外,也有企業自行規範碳排進度?聽說標準更為嚴格?

 

根據國際組織「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以下簡稱CDP)的研究,一間公司其供應鏈之溫室氣體排放,平均是公司自身營運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的11.4倍,因此許多跨國企業,逐步引導其供應鏈之溫室氣體減量。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若是國際大廠宣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台灣的供應廠商往往也需要配合。最顯著的例子是蘋果公司(Apple)。

 

蘋果宣布2030年將全面達成碳中和目標,因此要求其供應鏈廠商,必須全力配合。根據蘋果公布的《我們供應鏈中的人員與環境–2022 年進度報告》,蘋果70%以上的碳排是產自200 多家供應商,因此蘋果積極要求其供應鏈廠商,使用風能或太陽能等潔淨能源,包括康寧公司、日東電工公司、SK海力士、意法半導體、台積電,已承諾使用 100%再生能源。這些蘋果供應鏈上的大企業,同樣也會要求其數千個上下游供應商,要求配合完成更嚴格、更積極的減碳目標。

 

碳盤查有沒有國際評比或是規範需要遵守?

 

有。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每年定期公布的道瓊永續指數評比(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主要對象是全球重要的公開發行公司,藉由企業自行提供溫室氣體排放揭露資訊,進行評比,2022年,台灣有33家上市公司上榜,包括台積電、中華電信、中國信託、永豐金控等;而氣候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及永續會計準則(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準則,SASB 準則)主要是引導企業將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放入相關財務資訊的揭露項目中。

 

有沒有碳權相關標的,適合個體投資人參與的?

 

ETF是台灣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參與碳權市場的管道,雖然台灣本地市場沒有碳權ETF交易,但在美國主流市場上,主要碳權ETF有六支(見下表),其中規模最大的,仍然是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Strategy ETF(KRBN),基金規模約6.3億美元。

 

KRBN追蹤的是IHS Markit公司推出的Global Carbon Index,這個指數組成主要是來自三個排權交易(emission trading)的金融商品,包括:歐盟碳權配額(EUA),加州碳權配額(CCA)及美國東部各州組成的碳權交易市場。去年俄烏戰爭時,KRBN曾一度重挫至35美元左右,隨後反彈近48美元,配息之後,二月初時,報價約為38美元左右。若以五年走勢來看,KRBN不含配息報酬率,接近90%。

 

原文: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87/post/202302060020

企業拚節能減碳也可領補助?數位轉型、產品研發都可領!ESG 政府補助懶人包一次看

ESG 的浪潮下,各企業都被供應鏈與法規追得很緊迫,有能力自行轉型的大企業已經紛紛進行,但是中小企業礙於資源與資金不足常常難以順利進行,那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項困境呢?其實政府已經籌備許多ESG轉型相關補助案給台灣各企業,那什麼才是適合且符合自己企業需求的ESG補助案呢?小編已經幫忙整理在下方囉!趕緊來看看吧~

ESG 轉型補助三大主軸

近期各大企業永續報告中就有公布針對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與營運衝擊的「ESG矩陣」。從企業關注的「ESG重大性議題」,依據重要性及普遍性,先歸結出五大關鍵議題:「能源與溫室氣體」、「產品研發與創新」、「永續供應鏈管理」、「職業安全與健康」、「風險與危機管理」。

而政府的補助案中剛好也分為「節能減碳」、「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產品研發與開發/產業加值」這三大主軸,那為什麼政府著重推進這三大主軸呢?

節能減碳

 

ESG 涵蓋的範圍那麼廣,為什麼需要特別針對節能減碳?其實從節能減碳著手,正是因為此路為最具執行效度的施力點,舉例:我們所有企業正要進行碳中和,這之中「碳減量」控制的關鍵就是能源改善還有製程改善。

我們也在《能源管理懶人包》中完整的介紹節能與減碳的關聯性。經濟部於3/17召開2023年第 1 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因考量(4月-9月)燃料價格仍處高檔,造成台電經營壓力,所以台電的電價預計在2023年4月起平均電價調漲 11%,住宅用電 700 度以下、小商店 1,500 度以下、農漁及學校用電不調漲,去年下半年用電下降之產業電價調幅減半(鼓勵改善能源使用)。

而臺灣製造業平均生產成本約1/5為「能源消耗」及 約70-90%碳排放量都是因為使用電力而產生,所以「降低能源消耗」就幾乎解決了企業在「減碳」跟「成本」的負擔。

 

另外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國外各國陸續實施碳費、碳關稅和碳定價等法規,而台灣綠電還無法全面供應所有產業需求,造成「台電提供的電力本身」的碳排放係數就比其他國家高(台電排碳係數約是韓國的1.2倍、英國的2.5倍),其實間接增加了出口的成本,這對各企業都是新的挑戰與負擔。

碳邊境稅計算方式:碳關稅=產品含碳量X碳價

所以ESG 轉型中,節能減碳是必不可少的優先執行項目。碳價相關內容可參考【碳管理全覽圖】未來商業新戰場─碳管理力,決定企業競爭力!

政府<節能減碳>相關補助案

中小型製造業低碳輔導計畫:碳盤查/碳足跡(免費)

產業低碳轉型推動計畫:依行業別不同,得組成供應鏈減碳聯盟

產業節能輔導暨能效提升推動計畫:節能設備/能源監控(免費)

製造業能源管理示範輔導計畫:能源改善(免費)

前瞻技術研發計畫(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淨零碳排、產品研發&加值

智慧機械產業智慧升級與國際鏈結計畫:節能減碳、智慧製造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淨零碳排、產品研發、產業加值、數位轉型

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方案(2選1):節能設備(空氣調節機20萬+燈具5萬)、能源監控(500萬上限)

數位轉型/智慧製造

節能減碳路徑,其實也是數位轉型。

如碳管理全覽圖(圖一)中顯示「碳盤查」執行繁雜且多元,且每年要持續進行,如果每年都重新做一次碳盤查,既是花時間重工又很難看出減碳策略是否正確。

如果有數位工具整合各種系統中既有的數據,再對應系統中的碳排放係數,就可以更科學且有效率進行碳盤查,並快速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碳盤查報告,除此之外還可以隨時監控企業整體的碳排放狀況,以確保減碳的計畫和執行方式的正確性。

政府<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相關補助案

智慧機械產業智慧升級與國際鏈結計畫:智慧製造、節能減碳

智慧製造創新加值應用輔導計畫:

     A類製造產線加值應用(550萬):智慧製造業者、知識、節能減碳、AI

    B類製程設備加值應用(250萬):單機設備智慧化/建構參數模型、節能減碳、AI

小人提計畫/大人提/充電起飛計畫:企業培訓(數位轉型):10-95萬

雲市集工業館補助:機聯網(20萬上限)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數位轉型、淨零碳排、產品研發、 產業加值

 

產品研發與開發/產業加值

面對現在淨零碳排的趨勢,除了針對現有產品進行優化之外,未來的產品研究與開發也是ESG轉型的重要標的!從前期規劃中就先構築產業生態體系、綠能科技與智慧製造等,才能為產品鋪墊切入高端市場、創造高利潤的潛力。

舉實際在這個趨勢影響下案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下,電動車與車體輕量化設計驅動了汽車製造技術的全新變革,且溫室氣體排放不僅僅在工廠內產生,整個上下游供應鏈都息息相關,從原物料採購入廠﹐生產過程到產品出貨後,都需要被列入計算碳足跡。

另外從設計根本上注入「ESG 精神」,正是循環設計的核心概念!循環設計就是短期以產品設計和原物料替代為主,長期則朝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CCUS)等新技術的開發應用。

3R精神納入產品設計理念:初期設計規劃中,從材料、製程、回收方式等項目設計都納入3R為核心設計理念(回收 RECYCLE、減量 REDUCE、重用 REUSE)。
增加使用回收/可循環材料

CCUS :指的是碳捕捉、再利用和儲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為的是減少製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政府<產品研發/開發>相關補助案

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創新優化計畫-產品/技術開發、新興育成計畫-新產品/技術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產品開發(200萬上限)、研發聯盟(1,000萬上限=主導業者:250萬+其餘每家200萬)

前瞻技術研發計畫(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產品研發、產業加值、淨零碳排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產品研發、 產業加值、數位轉型、淨零碳排

結語

政府這些補助目前只能解決燃眉之急、現階段入門門檻過高的問題,以長遠來說如果可以好好抓住這些補助機會,為公司導入數位工具,全面掌握各項數據,進而改善能源利用與製程,並且管控好風險與危機,才能創造雙贏局面。

利用碳盤查和能源管理的數位系統,更有效率的符合ISO 14064、ISO 14067和ISO 50001等國際標準,以建立智慧化的碳排放和能源監控方式,協助企業從了解自身的用電高峰和重點用電設備等狀況,不只讓能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更同時做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原文:https://www.digiknow.com.tw/knowledge/6425296595c7c?utm_source=businesstoday